2017年6月13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計算機與微電子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軟件評測中心)(以下簡稱“中國評測”)主辦的“倉儲機器人及智能物流產業聯盟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總工程師烏寶貴、中國軟件評測中心副主任姚振智、北京賽迪機器人測評工程技術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淥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德國萊茵TÜV集團、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及國內知名物流企業和機器人相關單位代表出席會議。
會議開始后,《機器人產業》雜志總編王沛霖首先宣布聯盟工作方案、專家委員會、理事會和秘書處名單。據了解,聯盟定位為行業性、非贏利性社會組織,在業務上接受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指導與監督管理,內部實行民主管理機制。聯盟成立后將圍繞引領國產倉儲機器人及智能物流系統的研發、應用及質量提升,整合國內資源,促進整個行業內部以及行業與用戶之間在政策、技術、市場、標準、應用等多方面交流對話與協作。
隨后,聯盟主任委員-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信息系統系主任陳麗華、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副教授蔡臨寧等發表主題演講。
陳麗華同與會人員探討了機器人在倉儲物流智能運營中的重要作用,強調了倉儲機器人及智能物流產業聯盟成立的必要性與重要性。蔡臨寧在發言中深入剖析了零售及生產行業的物流升級,介紹了機器人在零售及生產行業越來越多的應用。
倉儲機器人及智能物流產業聯盟以“開放、創新、合作、共贏”為宗旨,由中國評測聯合業內知名企業、科研院所共同發起成立。聯盟設立專家委員會和理事會,其中理事會為會員大會執行機構,在會員大會閉會期間負責領導開展日常工作。理事會設立理事長1名,副理事長若干名。理事會下設秘書處,設立秘書長1名,副秘書長若干名,秘書長負責聯盟日常工作。
倉儲機器人解讀:
倉儲機器人是實現貨物快速搬運的設備,可根據貨架的高低調節高度,物料可以直接放置在料架上,倉儲機器人可以自動駛入料架底部搬運至員工處理區,無需人工操作,即可實現貨物的快速搬運動作。它使企業減少大量勞動力,提高工作效率,獲取更大經濟效益。
機器人不是簡單代替人工勞動,而是一種能夠結合人的優勢(分析判斷、快速響應變化等能力)和機器優勢(高精度、高穩定性、長時間運行和環境耐受能力強等)的自動化設備。機器人在三種工況內最有發展潛力:即人不能干的(如危險工況、太空深海極端環境作業等)、人干不好的(如高精度工藝)和人不愿意干的(如單調重復性勞動、重體力勞動等)。發達國家的制造業中,工業機器人廣泛應用于不同門類的工業生產中。同時,伴隨著技術進步,機器人應用也從使其重復簡單的勞動逐漸過渡到人機搭配,人機協調生產等。
我國還需加大對關鍵技術的投入和研發,提高零部件自給率,整合現有研發資源,盡快形成一批技術研發實驗室、工程中心、企業技術中心、整機及關鍵零部件檢測中心等,同時,培育自主知識產權品牌,將國內工業機器人產業做大做強。預計到2021年末,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將達到11.15萬臺;銷售量將達到23.04萬臺以及保有量將達到136.04萬臺。倉儲機器人未來在中國的發展潛力將是相當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