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好伙伴 發布時間:2017-06-29 18:55:36
閱讀量:363
我國冷鏈流通率低
目前發達國家(歐州、美國及日本等)易腐食品的冷藏運輸率已超過90%,冷鏈流通率約為95%-98%,某些產品(比如肉禽)冷鏈流通率更是達到100%。而中國仍有大部分生鮮農產品(000061,診股)仍在常溫下流通;部分產品雖然在屠宰或儲藏環節采用了低溫處理,但在運輸、銷售等環節又出現“斷鏈”現象,全程冷鏈的比率過低。
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當前我國果蔬、肉類、水產品的冷鏈流通率,即在物流過程中采用冷鏈物流的比重,分別為22%、34%、41%,冷藏運輸率分別為35%、57%、69%,與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差距巨大。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冷鏈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冷鏈主要基礎設施包括冷庫和冷藏車等,根據冷藏庫協會(IARW)公布的2016年全球冷庫容量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冷藏庫總容量達到6億立方米,相較于2014年增長了8.6%。在新興市場上,新建冷庫數量及容量增長顯著,特別是中國(3000萬立方米)及印度(1000萬立方米)。2016年末我國冷庫存儲容量已經達到1.07億立方米,僅次于印度和美國,但我國人均冷庫占有量仍處于較低水平。
城市居民人均冷庫占有量是衡量國家冷鏈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2016年荷蘭繼續成為城市居民人均冷庫占有量最高的國家,為0.96立方米/人,英國、新西蘭、美國、毛里求斯、加拿大、印度、烏茲別克斯坦等都超過0.3立方米/人,而我國僅為0.143立方米/人,發展空間非常巨大。
尤其是國內存量冷庫中大部分為老舊冷庫,國有冷庫中近一半已使用30年以上,對于生鮮食品和藥品的物流全程低溫儲運造成了極大的障礙,亟需得到改造升級。此外,我國冷庫區域分布不平衡,中部農牧業主產區和西部特色農業地區冷庫嚴重短缺,承擔全國70%以上生鮮農產品批發交易功能的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區域性農產品配送中心等關鍵物流節點缺少冷凍冷藏設施。
2016年各國冷庫保有量對比(單位:百萬立方米)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6年各國城市居民人均冷庫占有量對比(單位:立方米/人)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除冷庫嚴重不足以外,我國冷藏車數量也很少,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網數據,2014年我國公路冷藏車保有量為7.6萬輛,日本是15萬輛,美國是25萬輛,我國冷藏保溫汽車占貨運汽車的比例僅為0.3%左右,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在美國和日本,平均每千人配有1輛公路冷藏車,而在中國每1.7萬人才配有1輛。
中國與發達國家冷藏車保有量對比(單位:萬輛,%)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冷鏈物流“發育不良”
總體來看,我國冷鏈物流存在“不經濟”現狀,主要是由預冷環節缺失、經營分散、運輸網絡落后、缺乏有效信息管理系統造成。目前我國預冷環節缺失,不經預冷果蔬在流通環節損失率高達25%-30%,提高單位果蔬冷鏈成本;經營分散減小每家冷鏈企業可獲得貨量,造成較高冷庫空臵率,抬升冷鏈成本;同時,運輸網絡落后, 物流集散中心布局不合理是造成高額運輸成本一大原因;此外,國外普遍采用先進管理信息系統,系統中庫存數據和銷售數據可實現預警,為企業采購提供依據,降低倉儲成本和保存期損耗,而我國冷鏈信息系統落后,導致冷鏈物流不經濟。
數據顯示,我國常溫利潤率是10%,冷鏈利潤率是8%,與此同時,發達國家冷鏈利潤率為20%-30%,所以冷鏈發展有利可圖。
我國冷鏈物流“發育不良”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