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好伙伴 發布時間:2017-07-19 18:16:49
閱讀量:385
為什么一定要用好伙伴物流軟件?
因為它是管理的工具,坐在家里就可以遙控各地分公司
因為它是管理的方法,它融合了眾多物流老總的智慧
因為它是雙面能手,既知道貨在哪里,又知道錢在何處
物流軟件泛指物流企業或者企業的物流部門所使用的信息系統,通常包括物流訂單管理系統、運輸管理系統、倉儲管理系統、貨代管理系統、路徑優化系統、裝箱優化系統、貨物保險投保理賠系統等等。
眾所周知,近幾年來中國物流從粗放管理已經走向集約精細管理。
競爭的激烈和對成本的要求,越來越多的企業迫切需要整合供應鏈上下游和企業本身的信息和資源。
物流管理軟件作為供應鏈的靈魂,成為了企業管理的重要角色。物流軟件選擇的失誤,將會給企業帶來長期的困擾。
有人比喻:為企業選擇物流軟件系統,如同中國丈母娘為女兒選擇婚姻。
那么,今天我們就談談如何為企業挑選金龜婿。
我們先來談談過去企業選擇物流管理軟件的困難和痛點。
先看兩個例子:
案例一
事件發生在中國資本高歌猛進的2014年冬季,A公司的IT經理小王接到高層通知,面對移動互聯網發展如火如荼的態勢,公司必須順勢而為盡快上一套以移動互聯網為依托的運輸管理系統,系統上線時間在2014年春節前。
面對IT預算基本用完的窘境和時間的緊迫,小王在匆匆看了幾家軟件后,選擇了一套價格低廉的云TMS(運輸管理軟件SaaS版本)。
春節前期系統調試上線,小王如釋重負地回家過年。
假期過后,公司業務全面遷移到系統上操作,隨著業務量逐漸加大,小王發現系統開始不穩定,司機抱怨APP根本上不去,反而耽誤工作效率。
于是小王趕緊找軟件公司解決問題,這時發現由于資本寒冬的到來,軟件公司B輪融資失敗,公司正在面臨資金短缺的困境。
不久,軟件公司宣布破產,小王也被領導請出公司。
案例二
某知名電商總經理Y面對公司業務增長的高興之余,內心也深深地感到憂慮,公司原有的電商進銷存軟件已經無法滿足倉庫高效作業的需求。
公司當務之急必須盡快上一套WMS(倉庫管理軟件)。
于是,在考察了多家軟件供應商后,總經理Y大手筆地上了一套在市面上頗具知名的倉庫管理軟件。
系統上線非常成功,甲乙雙方皆大歡喜,又是上線新聞,又是成功案例宣傳的各種報道鋪天蓋地。
一年后,總經理發現原有的倉庫管理系統已經無法滿足他們指數級增長的業務,要求乙方進行系統擴展。
乙方報出天價般的系統變更價格。
更有甚者,總經理Y希望同時上一套運輸管理軟件,而乙方拒絕和外界系統對接的支持。
雙方關系立刻從熱戀的沸騰點降到離婚的冰凍點。
以上兩個失敗案例只是一個濃縮展現。
現實中,甲方在選擇物流管理軟件中面臨種種困難或者陷阱。
例如:
軟件名稱都是運輸管理軟件,打開一看有的偏重國內合同物流,有的偏重進出口報關的國際物流;
即便看了系統演示,感覺各家軟件功能都差不多,什么節點監控了,什么業務流程可視化了,e-POD了都可以實現;
購買軟件前期,乙方的售前人員對甲方業務非常了解,甚至為甲方業務流程如何優化出謀劃策,但是到了項目實施的時候,乙方來了一批沒有經驗的新人。甲乙雙方溝通的那是一個累呀;
購買軟件前期,乙方只給看幾張PPT,并且承諾甲方的個性化需求都可以開發,但是到了項目實施的時候,甲方發現乙方根本就沒有成品系統,純粹是拿甲方當小白鼠,甲方要什么就做什么,也不管甲方的需求邏輯是否合理……
可以說選擇系統的陷阱是不勝枚舉。
那么,到底該如何選擇一款合適的物流管理軟件呢?
筆者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從甲方和乙方兩個維度來思考這個問題。
【甲方自身】在上系統之前,建議甲方先向自己提問以下幾個問題:
問題一
我們公司是否有3-5年戰略規劃?
如果有,請清晰地告訴公司信息部主管人員公司的戰略規劃。
然后讓信息主管人員劃出類似下圖的系統功能總體架構圖
筆者從2010年從事物流信息化行業,一直在講信息化工程是一把手工程。
但是,真正在項目實施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幾乎沒有一家甲方公司的總經理參與物流信息化建設中。
眾所周知,信息化建設是直接關系到公司的發展戰略并對其發展形成主要支撐,信息化建設的過程其實也是對公司的管理體系的一個梳理過程。
即便公司目前只是上信息系統的一個小模塊,但是也需要公司做出整體架構圖,讓所有業務邏輯都可以跑通,即從訂單接入到倉儲、貨物運輸,以及逆向物流都需要梳理清晰。
問題二
公司上信息系統的目的是什么?
我把這個問題列出來,可能你會覺得好笑。
任何企業準備上一套信息系統會不知道自己的目的?
但是,筆者確實發現大部分的甲方在跟我第一次溝通的時候,沒有明確的需求,也就是說上信息系統目的不明確。
所以,請企業在跟乙方溝通前自己先畫出類似下圖的作業流程和相應的需求清單?
需求清單
1) 采購發起計劃
2) 新建/批量導入采購計劃
3) 審核/修改采購計劃
4) 采購技術生效
5) 采購計劃關閉
當然,有的企業會說我們選擇市場上名氣大的軟件公司的產品,這類產品成熟,不需要提需求。
筆者認為這純粹是一種拿來主義的懶惰思維。
我上面說過了信息系統的構建過程就是對公司管理體系的梳理過程。
任何企業的管理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差異,拿來一些標準產品,不根據企業的個性化需求進行定制化開發,勢必會讓企業更改現有的管理習慣和流程。
而我們上信息化的目的是提高企業工作效率,簡化人工操作。
乙方標準產品中精華的部分當然需要,但是如果標準產品和甲方現有工作流程大相徑庭,那么上一套不具備個性化開發功能的信息系統勢必會給具體操作人員帶來額外工作,叫苦連天。
即便公司經濟現狀不允許上一套比較昂貴,具備個性化開發的系統,但是至少甲方也需要明確購買管理軟件要達到什么目的,根據這個目的尋找和甲方現有工作流程貼合的軟件產品。
問題三
我們是準備上公有云系統,私有云系統還是混合云系統?
由于移動互聯網的爆發式發展,在企業購買信息系統的時候,出現了這個新的問題。
首先,我先名詞解釋一下。
公有云軟件系統
是指基于云平臺上的應用軟件。
大量的計算和數據資源通過網絡統一在云平臺上管理和整合。
企業(甲方)不享有軟件,不需要服務器存儲數據,只通過租用的方式享有在租期的使用權。
私有云軟件系統
就是我們常說的傳統軟件系統,企業掌握軟硬件資源。
計算和數據儲存在企業內部服務器中,企業需要IT人員定期維護。
混合云軟件系統
即部分系統是在公有云模式下,部分系統是在私有云模式下。
目前企業采用混合云模式比較多,即可以保證核心數據的安全,企業特色的管理體系能夠在信息系統中得到實現,又能和所有的物流服務商實現一鍵聯通,緊密協同。
下面我把這三朵云的優劣勢做個比較
所以,企業在購買軟件的時候,可以從自身的角度,即上面提到的IT預算,涵蓋功能,服務網點等等,分析到底是購買哪個類型的軟件?哪種類型的軟件更適合企業未來5年的發展。
可能有的企業會說,即便看了上面的比較,我們也無法判斷哪種系統適合我們。
那我就建議企業在滿足自身現狀(預算和功能需求)和未來3年發展的條件下,因為價格的優勢,選擇公有云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