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APP出現,對于行業是一個提升的機會,也是邁向標準化和專業化的一個有效的途徑,讓人如此眼花繚亂的APP如何能夠吸引顧客的眼球才是物流企業所真正關心的問題。物流信息化上到國家下到物流園區,物流企業都在積極的推進,但是還是徘徊在其他行業之后,這是一個目前還不標準還不一致的行業。在使用APP的同時,需要考慮到一下幾個問題。
1、“雜”
可謂五花八門,目前已知道的能數下來的不下于45種版本和名稱,如果一個資源或是個體業主的手機上同時裝了微信、易信、飛信、QQ、陌信一大串的聊天工具會是什么樣,如果一個車主同時了地方版的、又裝了園區版的、又裝了網絡科技公司的在裝一個物流實體企業的怎么弄,信息漫天飛,信誰的?
浩峰點評:何止幾十種,數百種都有;每一個APP都有其目標用戶群,當然這些用戶群會有重疊:有的車主既是園區APP用戶,也是某個3PL APP的用戶,現在市場上可能還沒有一家實體能滿足所有車主所有需求,無論從區域上還是業務上;所以,車主需求決定了多APP,但一個手機上安裝過多APP明顯也不太現實,除了車主層面根據需要及實際進行篩選外,APP廠商能不能也做些整合、鏈接,比如微信企業號上的企業OA、攜程網上的如家之類酒店、航空公司、高鐵系統,一家為主,其它家的綁定,甚至不設主次,大家是種聯盟性質,“百貨式”APP、一站式滿足車主需求。
2、“區域”
目前多數網頁版的電腦終端的,都是地方性質的,區域性很強,一般會有當地的物流協會支持,普遍就是會員制,什么等級的會員瀏覽到什么網頁信息,如何升級到更高級別會員,需要付費,該種模式多數會有當地的物流園信息部(黃牛)使用較多,付費制,滿天的物流信息,很難有效的辨別真假,無法確保線下實體交易的真實性,大多數網頁版一般集中在比如傳統的物流園區,該版本基本都是歷史原因形成的!
很多從事物流最底層的從業人員基本年齡都偏大,而且文化普遍不高,對于新生事物接受還是較慢的,相信有些園區在推信息化的時候一樣遇到,怎么辦?這是現實,是短期逾越不了的坎!
----浩峰點評:物流園區可以發揮主導作用,在本園區范圍內,來的貨主、司機,你可以用自己的配貨APP或和第三方APP合作,物流從業人園不是“基本年齡都偏大,而且文化普遍不高,對于新生事物接受還是較慢”嗎,你可以幫他們登記需求、進行匹配(匹配當然可采用一些技術手段,減少人工),除了在本園區范圍內,你也可和其它園區、其它區域信息集散中心進行合作,共享信息,不只提供司機當下需求的服務,還提供人遠期比如回程需求。
3、線上vs 線下
3.1“線上”
多數網絡科技公司推出的,最初以定位為主要的管理工具,而今變成了一個大而全的兼顧管理的一個工具,定位給物流企業、制造企業客戶找車,個體業主找貨的一個線上交易平臺,增加眾多的增值服務。但是該版本主要線上設計較為注重,線下實體交易很少參與,做為一個雙方交易的橋,目前該版本多數在信息部及個體從業者(主要為找貨的司機較多)付費制!
注重了線上的設計,忽視了線下的實體生意,功能局限性不能突破,單一的交易平臺,怎么能吸引目前在最底層的信息部積極性?個性化的需求是否能定制,如資源保密,同時如何確保線下交易安全?
-----浩峰點評:為部分車源需求方提供找車服務,但在真實車源驗證、車源精確匹配方面、公信力還不夠,其實質就是管車工具,在交易功能上還不夠成熟;最底層的信息部目前有其車輛來源,即通過各地物流園區、物流信息交易中心如上海的華環、鴻寶以及信息部交易一條街之類的地方,讓信息部使用這種海量、不確定的車源還是沒有吸引力的,但可在后臺做好那些固定線路、合適車源的篩選定點推送給信息部,這樣他們可能更樂意使用;當然,隨著信息平臺的發展、完善,信息部會逐漸萎縮直至消亡;這種定位平臺海量車源的大數據是很豐富的寶藏,通過挖掘、個性化定制,還是有很大的價值的;確保線下交易安全,可通過線上的一些輔助手段,比如定金制度、第三方支付工具及其它一些技術手段來規避一些線下交易風險。
3.2“線下”
個體業主依然是資源的主體,如何打消這種念頭,讓個體業主也變成滴滴打車中的出租車業主?園區依然是個體業主停車找貨的主體,園區與未來行業版本的APP是敵人?
----浩峰點評:個體車主變成打車軟件中的出租車業主,從目前物流環境來看,條件還不具備;而且人的流動和物的流動還是具有很大的差異,物的流動有更多的計劃性,而以打車軟件的人的流動隨意性可能更強;也要看是何種運輸業務,如果是干線類的,如前計劃性強,打貨車應用不強,如果是城市配送、商超配送、快遞配送、電商配送之類,倒可以借鑒打車軟件的模式;
園區與未來行業版本的APP不是敵人,園區應該要與時俱進,隨著科技及信息化的發展,園區走閉環的生態系統肯定不行,要與行業的APP或行業其它主體融合,走聯合、共贏的路。
4、“傳統”
一些還在使用手工登記的傳統的物流園區如何讓他接受APP的模式,傳統物流的信息方式出路在哪里?
-----浩峰點評:還在使用手工登記的傳統的物流園區如何讓他接受APP的模式,如前面所闡述的,物流園區自己就要改變觀念,接受新事物,同時,新事物也會找傳統的物流園區來合作,因為線下來說物流園區還是物流資源落地一個很重要的節點;“傳統物流的信息方式出路在哪里“,一方面當然從觀念上就要接受變化,認識到信息化的必要性;作好信息化規劃,根據自己業務特點、發展趨勢,選擇合適的信息化建設步驟,最起碼的,我覺得,應該有自己的官網,在主流的三方平臺如微信、微博上有自己的公眾號,移動端APP是否需要,根據客戶需求、業務管理需要來定,不一定都要有自己的APP,因為這種一對多(一家物流企業對應無數上、下游,上、下游個體也針對無數物流企業)下,不能保證用戶都會安裝使用你的APP,一般物流企業移動端的應用我認為還是向第三方公共平臺如微信等的企業號、公眾號發展。
5、“客戶”
很多的APP 宣傳時,強調客戶定位,制造業也是物流APP客戶群之一,一些小的、中的的制造型企業多年基本都形成了自己的運作模式,輕易不會改變,物流APP,如何能夠保證讓這些企業加入并有效使用,無論你的功能多么強大,但是如果突破不了這關,APP就是單一的,相信這也是APP的一個難點!
---浩峰點評:“小的、中的的制造型企業多年基本都形成了自己的運作模式,輕易不會改變“,這是事實,長年形成的習慣要改變起來很難,可以通過培訓甚至駐點長期指導的方式,讓用戶習慣,感到應用后對管理、業務的改進;
當然,適當的市場拓展及營銷活動還是必要的;
除了大型全國性物流企業,其上、下游極大豐富或粘性很強,建設有自己的APP應用,一般物流企業還是用第三方平臺來實現移動端管理。